学“八礼四仪”,做文明好少年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文明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做人的美德。为引导学生学礼仪、知礼仪、行礼仪,培养学生讲文明、懂礼貌、有道德的良好品质和行为习惯,苏州工业园区仁爱学校于2023年4月20日开展“八礼四仪”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班会活动。
“八礼”包括“仪表之礼”“仪式之礼”“言谈之礼”“待人之礼”“行走之礼”“观赏之礼”“游览之礼”“餐饮之礼”;“四仪”包括入学仪式(7岁)、成长仪式(10岁)、青春仪式(14岁)、成人仪式(18岁)。
仁部和义部通过观看动画学习,践行“八礼四仪”。结合学生实际生活,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重衣着整洁,佩戴红领巾;在外出社会实践时,做到文明游览,善待景观,不乱投喂小动物;在中午就餐时,讲究卫生,爱惜粮食;在观赏文艺表演和体育比赛等场合,遵守秩序、礼貌喝彩。
孔子曰:“不知礼,无以立”。班会课上,老师带领同学们一起学习,打开知识窗,踏入实践园,迈进分享吧,遨游“八礼四仪”的文明乐园。通过学习,孩子们明白要在日常生活、点滴小事中自觉践行礼仪规范,对不正确不文明的行为坚决说“不”,争做文明有礼的社会小公民。
高年级通过情景表演、游戏互动和演讲辩论等多种形式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既增强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又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体会到要坚定信念,从小事做起、从平时的一点一滴做起,争做文明守纪好学生,用自身实际行动来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荀子曰:“礼者,养也”。礼仪是人的教养。相信通过这次的主题班会活动,孩子们对“八礼四仪”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会有更加全面而深刻的认识,不断把文明礼仪意识内化为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自觉行动,促进孩子们良好品格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形成人人讲文明话、做文明事、当文明人的良好风尚,更好地推动学校文明校园的建设工作。让我们一起践行“八礼四仪”,做一名有涵养、有形象的仁爱好少年!
文字:杨婷婷
图片:各班主任
编辑:梁雅崴
一审一校:王雨晴
二审二校:薛婷
三审三校:葛增国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