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去中心化,寻找教育的源头活水 ——仁爱学校语文教研组公开课展示活动
2025年3月19日,苏州工业园区仁爱学校开展了本学期第二次“仁爱杯”公开课教学展示及说评课活动。语文教研组教师肖皓月、李爱荷、潘雪珂、余佳慧进行了四节特色鲜明的公开课展示,充分展现了去中心化教学的独特魅力。
肖皓月老师执教《坏事变好事》,聚焦主人公“玲玲”的情绪变化,借助“得意-伤心-满意”关键词链,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李爱荷老师执教《寒号鸟》,创设了黑猫警长探案的情境,围绕探案解密、收集破案线索设计三个任务,让学生自主讨论案发时间、地点、原因等关键线索。潘雪珂老师《小兔子乖乖》,以 “达人秀” 情境开启,教师通过音乐-视觉联合提示替代传统口令,将学生带入童话世界。余佳慧老师执教《小青蛙》,构建了“池塘派对”的沉浸式学习场景,学生化身“小青蛙”,在“视听区-操作区-游戏区”的游戏体验中,完成了认读词语、拼字识字、演读儿歌的学习任务。
在集体教研活动中,校内专家牛振青老师围绕“组块教学理念下培智学校语文教学的实践与探索”主题,从“相信孩子”的儿童观、“重视言语”的课程观、“关注大脑”的教学观三个维度,对四位教师的公开课进行了细致、深入的点评。牛老师肯定了教师们在课堂中调动学生情感体验、整合认知组块及设计多样化活动发展学生实践能力的做法,认为这些均很好地体现了组块教学的核心思想。
接着,肖皓月老师围绕“去中心化教学”的学习心理依据,带领全体教师们一起回顾了四大学习理论,并结合实际教学案例,分享了如何通过去中心化教学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肖老师在汇报中指出,“去中心化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应从主导者转变为引导者,营造平等的交流氛围,尊重学生的反馈,并根据学生的情绪调整教学策略。
此次“仁爱杯”三人行公开课教学及说课评课活动,不仅为教师们搭建了展示与交流的舞台,还通过深刻研讨“去中心化”教学理念,赋予了学校教学改革以全新的视角和动能。未来,学校将继续秉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聚焦去中心化教学,寻找教育的源头活水,为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环境。
文字:李爱荷、余佳慧
图片:杨露、钱姝言、张嘉瑜
编辑:梁雅崴
一审一校:徐启帆
二审二校:肖皓月 三审三校:顾义寒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